項目概括
2019年0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從2019年6月開始,在全黨自上而下分兩批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一周之后,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率先垂范,來到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江西于都,探尋“初心”的源頭?!邦I導機關、領導干部首先要抓好自身的教育,作出表率正是此次主題教育的要求之一??倳浀牡絹硪餐瑫r確定了于都為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始發地。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于都段)是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實為基礎,對于都范圍內的長征主題紅色文化資源進行統一整合后的國家級文化公園。公園的核心功能為“傳承紅色基因,講好于都故事”,同時兼具科普、教育、休閑、旅游等功能。

長征歷史照片
鳥瞰圖
項目區位
本項目位于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于都縣素有“閩、粵、湘三省往來之沖”之稱,地理位置優越。項目地處于都縣貢江新區,古田東路東側,位于貢江北岸,交通便利,距于都站和于都客運總站不足3公里,交通優勢明顯,可達性強。

項目區位圖
總平面圖
景觀結構分析
一軸——長征時空之軸——展現歷史與時空的對話
一核——長征精神之核——以長征出發源廣場和長征出發館為核心
四環——人民環——軍民之光
出發環——匯聚之環
信仰環——理想之環
勝利環——勝利之光

設計主題
長征尋源探初心·誕生日月看新天
一條探尋初心的長征旅途·一副銘刻歷史的紀念畫卷
----- 弘揚長征精神·打造全國的紅色標桿 -----
------- 引領江西省的品牌和文化形象的紅色門戶 -------
---- 打造于都的長征精神客廳和激活濱江的城市引擎 ----
分區設計
人民環
在原來集結廣場的軸線上,我們設置了一個新的人行主入口,整體景觀簡潔大氣,強調儀式感與序列感,造型手法以地景藝術為出發點,入口的銹鋼板標語昭示著即將進入一片新天地——長征源表演廣場。

長征源表演廣場設計解讀

長征源表演廣場效果圖
長征時空之軸
從出發走到萬水千山,展現的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史詩級的畫面,描述的是紅軍開天辟地的壯舉。這里是歷史與時空的對話,是紅心耀四方的中心,亦是象征著長征的時空之軸。

出發環
出發環是車行和重點人群的快速觀展路線,也是展覽館的主要入口形象區。入口廣場景觀強調與建筑的共生共融,同建筑采用一樣的地景藝術手法進行場地的塑造,整體設計簡潔明了,仿佛大地雕塑一般,和建筑融為一體。

出發環入口廣場效果圖
長征精神之核
象征著長征精神之核的宏偉建筑寓意山,與寬闊的水面形成萬水千山之勢。建筑四周主要出入口處,設置現代工藝的浮橋,展現長征于都渡河壯闊場景。
浮橋效果圖
信仰環
信仰環也稱理想之環,代表著時空的對話平臺,遙想對望的是心中的黨,腳下感受的是水拍云崖的壯麗場景。理想之環底下設置了12米高的三級大疊瀑,與建筑四周的鏡面水形成動靜結合的態勢。夜晚,華燈初上,大型的燈光秀場將在這里演繹,上演一場燈光璀璨、點亮于都的秀麗畫面。
理想之環效果圖

疊水設計效果圖
濱水棧道效果圖
濱水棧道效果圖
勝利環
翻越過萬水千山之后,長征走向勝利。勝利環的核心是長征源雕塑公園,基底是五星廣場,四周設置了五組雕塑,中心是代表長征勝利的紀念主雕塑——勝利之星。公園外環設置了3+1組廊亭,廊架內設置了體現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歷史的電子宣傳欄和能與兒童進行互動的科普感應裝置,將文化內核、科普教育和休憩游覽的功能進行多維合一。
長征源雕塑公園效果圖
歷史長廊效果圖
英雄環
勝利之后,來到我們新時代的今天。英雄廣場,用來紀念我們長征路上,于都的英雄兒女們。英雄廣場也以橢圓形進行造型,場地內設置了五個紀念開天辟地的長征歷史的廊架,廊架除了滿足基本休憩功能外,也寓意著先輩的豐功偉業,為祖國的后代遮風避雨。
英雄廣場效果圖
結語
長征之路艱難且漫長,無數革命先烈用他們的血肉之軀戰勝了難以想象的困難,才鑄造了今天的中國,我們應該始終保持著一顆赤誠之心,學習先輩們不畏艱難、敢于斗爭、勇于開拓的革命精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歷史是不斷向前的,要達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著我們確定的道路不斷前進。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長征永遠在路上......